尊龙凯时(官方登录)人生就是博!

新闻中心

News

《家庭用药》—支架,岂能一“放”了事?

发布日期:2011-08-19来源:尊龙凯时药业
本文发表于《家庭用药》8月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丁建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往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冠心病,如今出现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龄越小升高越快。1977年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俗称放支架),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时至今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
 
       介入治疗只是“治标”
 
       不少冠心病人以为接受介入治疗后就彻底根除了冠心病,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不代表疾病就已经痊愈,介入治疗是通过物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冠状动脉血管的局部疏通问题,但没有彻底改变造成冠脉血管狭窄的病因。另外,“支架后再狭窄”也严重影响了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有报道,临床上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发生率达到20%-30%。因此,介入治疗冠心病只是“治标”,并不能治疗冠脉血管本身的病变,也不能阻止血管病情的进展。从长远来看,患者病情肯定会越来越重,“桥”肯定会堵,因此,针对导致冠心病病因的药物治疗才是关键。
 
       药物治疗方是“治本”
 
       介入治疗注重局部,而整体关注不足,需要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来解除病因,巩固介入治疗效果。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需要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以维持支架的通畅,防止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出现;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的患者,应进行降压、调血脂的治疗,以减少心肌梗死风险,预防心脏事件再发生。另外,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特别是年纪比较轻的患者,由于自身代偿、自我修复机制比较强,更应该针对病因选择冠状动脉血管保护药物,防止原有的冠脉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出现新的冠状动脉病变。
 
       针对病因,合理选择药物
 
       治疗冠心病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从而减少胸闷、心绞痛的发作,降低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一方面,冠心病人介入治疗后,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的同时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可以维持血管通畅,使再狭窄率降低,巩固介入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麝香保心丸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稳定血管斑块、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等作用,可以针对病因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每天3次,每次2丸,连续服用麝香保心丸3个月以上,能够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血管的损害,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另外,麝香保心丸还具有独特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通俗称为“药物搭桥”),就是促进心脏缺血处新的小血管生长,从而在狭窄或堵塞的大血管周围建立起能够有效提供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可明显改善缺血心肌血液供应,显著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是一种“治标”行为,冠心病患者得到成功的介入治疗后,必须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这样才有可能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发挥“治本”作用。联合使用这两种措施才能使冠心病治疗获得长期效益。

       作者简介:
       丁建东,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多年,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先心病的诊治,先心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交流;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二篇,参编学术专著4部;2006年、2007年分别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各一项(第一作者),2007年获南京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第一作者);目前主持和参与多项市级以上课题。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jhdczs.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尊龙凯时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