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官方登录)人生就是博!

    新闻中心

    News

    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荣获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06-02-17来源:尊龙凯时药业

            1月17日,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以及陈可冀院士、沈自尹院士等中西医结合界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系列研究荣获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是唯一一个关于药物研究的获奖项目。

            近20年来,在戴瑞鸿、范维琥等心血管专家领导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组完成了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系列研究。治疗性血管新生,俗称“药物促进的心脏自身搭桥”,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八十年代,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局限在冠状动脉的扩张,通过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尤其是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确立了其在冠心病急救治疗中的地位。九十年代以来,麝香保心丸对心血管保护作用进一步明确,阐明了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能产生的有益作用。科研组又在国家教委211工程项目基金、上海市科委以及尊龙凯时药业的经费支持下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系列研究。整个项目凝聚了几代医学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研究生3名。

             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结合临床研究,探讨了作用机理,旨在探索对冠心病长期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上使用麝香保心丸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研究结果提示,麝香保心丸的有益作用不止于以往证实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而且完全有可能在长期使用中通过对病变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上的保护达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建立侧支循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中成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可能性,以及应用临床有效的中药组方进行冠心病的长期治疗,是本项目工作产生的两个新概念。

            概念一:中成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1. 麝香保心丸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治疗性血管新生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中研究的热点。随着对体内血管生成机制的深入了解和一些重要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 FGF)的发现,有可能通过心脏缺血区血管新生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心功能得以保存,即所谓“自身搭桥”治疗冠心病。但这一治疗途径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涉及到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科研组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方法和标准,对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首先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及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别以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生理盐水为阳性和阴性对照,以CAM一级和二级血管计数为指标,评价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通过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验证其促血管新生效应;同时检测麝香保心丸作用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其上清液VEGF含量。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能促进CAM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培养的实验显示,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促进内皮细胞释放VEGF、bFGF并表达其mRNA。这一结果从体外实验角度证实了麝香保心丸的确具有促血管新生活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内皮细胞释放VEGF、bFGF并增高其mRNA表达有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在大鼠心肌梗塞动物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了麝香保心丸对整体动物血管新生的作用,以bFGF(贝复剂)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6周后心肌梗死面积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梗塞边缘区VEGF、bFGF 和V Ⅲ因子的表达量和血管面密度均较生理盐水组大鼠明显增加。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枝的血管新生。 2. 麝香保心丸对高脂血症家兔血管保护作用 以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为研究对象,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主动脉壁形态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家兔随着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出现血管壁损伤的表现, 麝香保心丸可减少实验性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壁超微结构损害。在血管功能方面,麝香保心丸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血管壁一氧化氮系统、减少氧自由基、减少内皮素生成有关。减少了血管的损伤因素,可能对抑制斑块内的血管新生有利。 3. 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中,麝香保心丸能有效地限制心肌梗死的范围,使心室功能得到改善。还能改善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重构(remodeling),优化了存活心肌血管新生的条件,从而为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的心脏保护作用提供了依据。概念二:应用临床有效的中成药进行冠心病的长期治疗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为其在冠心病长期治疗得益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依据,但这些作用能否转化为临床结果而造福冠心病患者还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包括进行大样本、有较长随访期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两项临床研究,初步考察了麝香保心丸中、长期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流灌注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1. 服用麝香保心丸6周后心肌血流灌注的研究 采用先进的正电子发射心肌断层扫描技术(PET),对1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肌血流检测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研究。研究采用半定量法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六个月前后冠心病患者静息与多巴酚丁胺最大负荷时PET心肌灌注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相同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及心肌需氧程度下,基线值无显著差异。但经麝香保心丸治疗六个月后,其相对CFR分数提高,特别是在血流密度越低的节段,包含着心肌缺血越严重的区域,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间接提示,麝香保心丸可能增加了缺血区的血管新生。 2.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4周后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 采用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或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管腔内径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20例)和空白对照组(10例),治疗前和治疗4周检测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组反应性充血(%)基础值为13.74±8.37,治疗后18.13±4.22,而对照组反应性充血分别为14.63±8.63及13.69±4.47。这一研究结果在临床上证明麝香保心丸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 以上工作结果均已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并在国内学术会议、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

            不少单位的临床医生已开始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得到良好的结果。中成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瑰宝,基于以上学术理论,麝香保心丸临床应用由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控制逐渐转为长期治疗。由于麝香保心丸使用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减少病人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冠心病患者由此获益。 图1 颁奖会场(大照片)图2 主要完成人范维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领取获奖证书(大照片)图3 主要完成人戴瑞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终身教授(小照片)图4 主要完成人李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小照片)图5 主要完成人施海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小照片)图6 主要完成人罗心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教授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jhdczs.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尊龙凯时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