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近日,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戴瑞鸿教授和范维琥教授等心血管病专家带领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组完成的“麝香保心丸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获得大会二等奖。
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施海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冠心病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狭窄、变细,导致心脏缺血造成的,严重时,会出现血管堵塞,临床上称为心肌梗死。治疗冠心病时,西医一般常用3种方法,包括药物扩张血管、支架植入或做心脏血管搭桥手术。但有些病人血管病变非常严重,上述3种方法都不起效。于是,就有专家提出,利用心脏自己会长出血管的能力,来治疗冠心病。但这种再生速度特别慢,需要外界刺激它生长。这就是使用药物促进心脏自身血管的生长,医学界称为“治疗性血管新生”。“我们研究了几种中成药,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血管生长功效,能激发新血管生成,并且对终末期冠心病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施教授介绍,麝香保心丸含有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和冰片等7味药。这7味药主要起芳香温通、理气止痛之效,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急救作用,而且完全有可能在长期使用中,通过保护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来达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建立侧支循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动物实验和人体手臂血管试验,都证明了这一观点。人体手臂血管试验也显示,服药1—2个月以后,手臂肱动脉血管功能就能显著改善。
研究人员以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为研究对象,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主动脉壁形态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麝香保心丸可减少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施教授也说,尽管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试验研究,为冠心病长期治疗并获益提供了试验依据,但能否真正运用到临床,还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研究。而且孕妇最好慎用麝香保心丸,为其中含有麝香成分,可能会导致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