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医师报》 记者 白世雄
从20日举行的“心希望工程”医患携手社区健康促进行动总结大会上获悉,“冠心病社区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症状、控制病情。
本次干预项目共涉及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8个省的17个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校教授施榕在总结大会上介绍,他们的团队选择了10000名患有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接受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后,干预组患者将接受当地社区医师为期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治疗方案。
据了解,为了保证干预的科学性,项目组在各个社区选择特定的医师进行包括药物规范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健康教育以及社区冠心病患者管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的医师才可以参加项目研究。
施榕介绍,社区冠心病患者管理措施参考高血压患者三级管理模式制定,项目组按个体危险因素水平对冠心病观者进行评估分层,不同危险度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经过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各组的代谢指标变化,项目组发现:干预组患者心悸气短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同类患者; 与干预前相比,该组甘油三酯水平的降低也有统计学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干预组患者的饮酒、吸烟以及食盐量明显下降,而运动锻炼的比例却增加到78.7%。
该项目主办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认为,这样的结果对今后持续开展冠心病社区健康干预具有积极意义。